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20-05-08 17:42:25 责编:767股票 人气:
文 | AI财经社 冯圆圆

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
登陆港股不到两年,海底捞的创始人们已经开始释放出离场的迹象。
5月7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公司一名控股股东SP NP Ltd.以及LHY NP Ltd. 拟以33.2港元/每股的价格配售4700万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89%)。公告显示,按每股33.2港元的价格进行配售,共套现15.6亿港元。
消息一出,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5月7日港股通(包括沪市港股通及深市港股通)
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73.55亿港元。其中,海底捞近一个月首次上榜,当日港股通成交额为1.77亿港元,成交净卖出0.35亿港元,该股当日收盘下跌2.56%。
此外,海底捞在港股市值曾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此次创始人套现,就海底捞股价反应来看,截至5月7日收盘于34.2港元/股,总市值1812.60亿;5月8日,海底捞以33.8港元/股开盘,股价再度下滑。
AI财经社就海底捞创始人为何在此时进行套现向对方发函询证,据海底捞方面回复称,“套现系股东个人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有一些资金上的计划和安排。包括今年1月21日,张勇董事长在成都与简阳市签署协议,个人将向家乡捐赠一亿人民币用于医疗卫生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提升家乡医疗机构的基础医疗设施,希望助力于提高简阳市百姓的医疗服务保障。同时还有一些公益项目在筹划之中。”
但联想到其创始人张勇在4月27日发布的《海底捞接班人计划的全面启动》以及其新加坡的海外国籍,又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来自家族信托的绝对保护
此次股票配售的卖方SP NP Ltd.以及LHY NP Ltd.的股权分别由创始人舒萍及另一创始人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创立的家族信托基金所持有。其中,SP NP Ltd. 是一家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离岸投资控股公司,其股权由创始人舒萍创立的家族信托Rose Trust持有;而LHY NP Ltd.后者则由海底捞另一创始人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创立的家族信托Cheerful Trust所持有。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8月22日,创始人张勇作为授予人及保护人成立了Apple Trust,同日舒萍亦作为授予人及保护人成立了Rose Trust。而海底捞的另一创始人施永宏及李海燕作为授予人及保护人亦于同日成立了Cheerful Trust。
事实上,家族信托是一种信托机构受个人或家族的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的财产管理方式,以实现富人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目标。
虽是代为管理,但是家族信托却将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富人”一旦把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打理,该资产的所有权就不再归其本人,但相应的收益依然根据其意愿收取和分配。
家族信托通常被“富人”作为财产保护的一种方式,家族信托下的受益份额及资产配置不用向公众公开,其隐私受到了严格保护。即便是上市公司需要向公众披露股东信息,但通过信托则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的隐私。通常情况下,即便是招股书或者财报上只会显示信托的成立人和受托人,而受益人的信息不会被披露。
海底捞的招股说明书就是一个很好的“示例”。在海底捞的招股说明书中,仅仅阐述了其何时何人创立了哪家信托基金。
而家族信托的好处远不及如此。事实上,家族信托可以达到“资产保护”的目的。企业经营中,难免牵涉债权风波。不过当资产打包进入家族信托中,意味着该块资产已经dl于其个人资产,即使受托人未来有可能破产,但信托内的资产免受追诉。
由此可见,自上市之初,海底捞创始人张勇除了要将企业做大,实现自己的商业版图外,对于自己的“财产”及海底捞的市值早有打算。
此外,创始人张勇夫妇所设立的家族信托基金,从注册成立地来说属于离岸家族信托。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家族信托是定制化信托,在实际运行中,离岸家族信托门槛更高,在200到300万美元。离岸家族信托的设立费用大概2万美元,每年的管理费在1%左右。”
至于套现的用途是支付信托基金的管理费用还是用于张勇个人的财富管理,尚不得而知,但是此次套现的出售方是创始人所设立的家族信托基金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此外,海底捞登录港股不足两年时间,创始人名下的家族基金已经开始套现,未来是张勇夫妇是否会频繁的有所动作,滋养其名下的信托基金值得持续关注。
冲着服务去的
说到海底捞,印象深刻的肯定不是海底捞的味道,而是其无微不至的服务。至于海底捞的味道如何,有豆瓣网友表示“服务挺好的,味道真的不OK,还不如我们家门口随便一家火锅店好吃”,诸如此类的评价网上随处可见。

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
“味道不足,服务来凑”用来形容海底捞确实贴切。
海底捞无微不至的服务确实是其强劲的竞争力。但海底捞的增长还是得靠开店。这一点,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亦得到公司佐证。
海底捞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提到,“我们的收入受新餐厅开业数目及速度影响”;在业务战略上,海底捞表示“我们计划通过开设新店增加市场份额并实现营收的持续增长;同时提高餐厅的密度及进一步拓展餐厅覆盖地区”。
数据显示,海底捞2019年门店总数期末门店总数为 768 家,其中52 家位于海外。2019年净增门店 302 家,较去年同期净增193家。2019年新增的302家门店中,二线城市新增门店最多。其中,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 大陆地区以外分别新增 84 家,125 家,77 家,16 家门店。

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
财报显示,2019 年海底捞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65.56 亿,同比增长 56.5%;实现净利润23.4亿,同比增长42.4%,净利润率8.84%。从开店总数来看,2019年海底捞的门店增长率64.81%,海底捞56.5%的营收增长速度并没有辜负其开店速度。
当然,伴随着海底捞不仅有增长还有隐患。
财报显示,海底捞2019年翻台率为 4.8 次,较去年同期的 5 次,有所下滑。从各线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翻台率均下降 0.4 次,三线及以下城市基本保持不变,大陆地区以外翻台率上升 0.3 至 4.1 次。

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
除了整体翻台率的下滑,海底捞新开餐厅的翻台率亦开始下滑,如下图所示,海底捞2019年新开餐厅的翻台率为4.1次,而这一数据在2018年为4.5次,2016年为4.8次;而现有餐厅的翻台率亦从2017年的5.1次下滑到2019年的4.9次。

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
此外,除了翻台率有所下滑外,海底捞的同店销售增长率亦开始放缓。2018年,海底捞的同店销售增长率6.2%,而2019年该数据仅为1.6%,增速明显放缓。
业绩虽然好看,但海底捞依靠开店保持增长的逻辑值得深思。不断扩大的开店规模所构筑的是核心竞争力还是隐患,值得担忧。
一方面靠不断开店保持营收的增长,另一方面新开的店铺会对已有店铺造成分流,已经下滑的翻台率和同店销售增长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事实上,海底捞的净利率已经呈现连年下滑的态势,而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
如上图所示,海底捞的经历在2016年达到近几年的顶峰12.53%,随后逐年下滑,2019年仅为8.84%。值得注意,海底捞在疯狂开店的同时,诸如薪酬、房租等相应的开店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
而巨额的成本负担,如果公司的日常经营被强行“按下暂停键”会给其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此前,海底捞曾尝试通过涨价来缓解疫情歇业带来资金压力,结果引来网友一波声讨,最终无奈恢复原价并向大众道歉。
截至目前,海底捞尚未披露其2020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但海底捞作为堂食,此次疫情隔离势必受到冲击。据悉,今年2月,海底捞分别从中信银行和百信银行获得信贷资金21亿元。据海底捞介绍,第一笔8.1亿元放款资金已于2月19日到账。
对海底捞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自1月26日宣布暂停中国内地所有门店营业至今,海底捞已经挺过了近一个月。据中信建投此前发布研报,其判断疫情估计为海底捞2020年的营收带来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为5.8亿。

以上是767股票知识网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海底捞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疫情下获21亿融资,菜品涨价6%被喷”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请关注767股票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