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的柔性屏项目,就这么黄了?项目公司董事长:我们还没有黄,只是经营艰难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20-05-06 13:56:06 责编:767股票 人气:
“我们公司没有黄,还在经营中,只是经营得比较艰难。”
伴随OLED的大规模应用,201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场投资大潮中。如果一切按计划推进,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陕西坤同柔性半导体服务制造基地项目 下称柔性半导体项目 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进行投产,并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批量生产。
该项目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设产能规模为30千片/月大片基板的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示范量产线。但表面的平静正被打破,近日,有消息称,项目投资方陕西坤同半导体有限公司 下称坤同半导体 以“遣散员工”的方式变相宣告这笔计划总投资400亿元的项目进入终结。

400亿的柔性屏项目,就这么黄了?项目公司董事长:我们还没有黄,只是经营艰难
坤同半导体办公所在地西部云谷C3座及其4楼办公区
五一前夕,767股票知识网e公司记者先后来到坤同半导体的办公地及柔性半导体项目的建设工地。在办公所在地,记者看到公司门口张贴着带有“办理离职手续”字样的通告;在建设工地,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的配套生活区已停工逾3个月,规划中的生产厂房用地还是一片荒芜。
“我们公司没有黄,还在经营中,只是经营的比较艰难。”针对记者有关是否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提问,坤同半导体董事长李肖燕在电话中表示,这么大 投资规模 的项目大家应该相互理解,“我觉得我们公司是没有问题的,会持续好好经营下去。”
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向767股票知识网e公司记者介绍说,坤同半导体的大股东坤同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 下称坤同科技 未按照陕西坤同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履行出资义务,致使陕西坤同陷入运营危机,项目目前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坤同半导体的另一名股东西咸新区沣西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沣西发展 已多次开展催缴,要求坤同科技履行实缴出资义务,全面解决坤同半导体资金周转困难问题。
项目建设工地已停工
2018年坤同半导体落户沣西新城,对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一项可圈可点的招商引资政绩,对外宣称总投资400亿元的柔性半导体项目投资也本应对拉动地方经济及产业结构转型贡献力量。有关近日传闻的消息究竟如何,767股票知识网e公司记者在五一前夕进行了实地走访。
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西部云谷聚集了不少创业孵化期的科技企业,C3楼4层是坤同半导体的注册地址,也是其办公场所,记者首先来到了这里。中午时分,坤同半导体办公区内陆续有员工走出,较为显眼的是,办公区的玻璃门上张贴着写有“办理离职手续”字样的通告以及相关联系电话。记者注意到,根据通告的落款时间来看,该通告在3月27日就已经发出。

400亿的柔性屏项目,就这么黄了?项目公司董事长:我们还没有黄,只是经营艰难
坤同半导体办公所在地西部云谷C3座及其4楼办公区
记者从沣西新城管委会官网查询了解到,近期出现了有关坤同半导体未按时复工的情况反映。有关部门在回复中表示,坤同半导体受疫情影响目前仍旧无法正常恢复经营,公司现有8名工作人员上班,均为值班人员,主要负责防疫物资采购及处理紧急情况 如个别员工离职流程办理等事宜 。
坤同半导体与其投资的柔性半导体项目并不相邻,两者相距10余公里。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沣西新城大王镇的联庄村,这里是柔性半导体项目的建设所在地,记者在这里看到,周边的部分民房上,仍然留有“柔性半导体征迁区域”的字眼。从沣西管委会2019年初发布的一则征收土地公告来看,在一项名为“西咸新区2018年度第71、72批次 沣西新城 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建设用地项目中,拟征收大王镇联庄村等有关村组集体土地,共计48.9239公顷。从记者实地走访情况来看,上述征收的土地周边聚集了以丝路科创谷为核心的多个项目,柔性半导体项目只是其中之一。在联庄村附近,横亘着一条G211国道,国道的走向在这里由南北向变为东西向,记者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到,柔性半导体项目的配套生活区位于G211国道东侧,而规划中的生产厂房位于国道的西北方向。

400亿的柔性屏项目,就这么黄了?项目公司董事长:我们还没有黄,只是经营艰难

400亿的柔性屏项目,就这么黄了?项目公司董事长:我们还没有黄,只是经营艰难
不同角度拍摄的柔性半导体项目配套生活区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配套生活区从春节停工后就一直没有开工迹象。记者在生活区外围看见,区内设施已经初具雏形,包括耸立的钢筋结构建筑与多座蓝瓦白墙的活动板房。相比临近工地的忙碌景象,该生活区现场并无工人施工,只留有一名保安人员。
柔性半导体项目生活区附近的一名人员告诉记者,外地的工人都已回去了,停工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资金问题及受到疫情影响,在他看来,9月份建设工作或许还能再度启动。不过,两位当地居民的反馈并不乐观—项目哈了—这在陕西方言里表示东西坏了或不能用了的意思。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G211国道西北侧的项目生产厂房规划用地,这里依然是一片荒芜,并未留有一点曾经动工的迹象。“这里也运来过几台打桩机,不过后来又都运走了。”当地居民向记者介绍说。

400亿的柔性屏项目,就这么黄了?项目公司董事长:我们还没有黄,只是经营艰难

400亿的柔性屏项目,就这么黄了?项目公司董事长:我们还没有黄,只是经营艰难
在当地居民指引下,记者看到,柔性半导体项目生产厂房规划用地仍是一片荒芜
与规划中的生产厂房用地隔路相望,有一座名为沣西新城110千伏坤同变电站的项目,从工程概况牌来看,该项目拟建设一座总容量约480MVA的110kV变电站。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座变电站原本就是为柔性半导体项目配套建设的。
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项目的前期筹备中,沣西新城严格依据入区协议,从多个职能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工作办公室,协调解决员工宿舍、办公场地及餐饮配套服务等问题,在项目规划、土地征迁报批、进口退税、环境影响、供电、供水、市政道路等项目配套工程及有关手续办理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截止目前,相关储备土地征迁及报批已全部完成,随时可满足入区项目需求。

400亿的柔性屏项目,就这么黄了?项目公司董事长:我们还没有黄,只是经营艰难
与柔性半导体项目工地的冷清相比,周边其他项目多已进入正常施工阶段
危机征兆或早已出现
立项之初,柔性半导体项目对外宣称的总投资是400亿元,项目核心是产能规模为30千片/月大片基板的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示范量产线,基板尺寸为1500mm×1850mm,产品以中小尺寸柔性AMOLED显示屏模组为主。
作为沣西新城引进的战略性重点项目,柔性半导体项目落户以来受到了各界极大关注,也被寄予厚望,但坤同半导体当前遇到的问题及项目建设受阻的情况可能早已有征兆。
天眼查数据显示,坤同半导体主要股东为坤同科技和沣西发展,分别持股95%和5%。更早之前,坤同半导体的股东实际上有三家,即坤同科技、GSF Global Co.,Ltd 下称GSF 及沣西发展。
今年1月,坤同半导体发生了多项工商信息变更,较为关键的有三项,一是注册资本金由20亿美元增至138.9亿美元;二是GSF退出股东行列,坤同科技的持股比例由60%增至95%;三是高管人员变更,原总经理卓建宏退出。
坤同科技的大股东为李肖燕,作为坤同半导体的最大出资认缴方,她同时担任后者的董事长一职;沣西发展背靠沣西新城管委会;行业媒体的信息显示,GSF是一家在卓建宏名下的企业。由此来看,在今年1月的工商变更中,GSF与卓建宏的双双退出也就好理解了。
谈及坤同半导体的上述近况,一位曾经与该公司有过接触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有些意外。“去年曾了解到,世源科技向坤同公司派驻了数十名人员进行前期工作,因为世源科技是半导体行业内比较知名的设计、咨询公司,当时大家对坤同公司还是认可的,另外,那个时候坤同公司自己的员工也有百余人,看起来整个公司熙熙攘攘,客观上会认为整个项目还很顺利。”
然而,困境突然降临背后有何原因?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坤同半导体成立后,沣西发展按照坤同半导体公司章程,及时履行部分出资义务。但坤同科技未按照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履行出资义务,致使坤同半导体陷入运营危机,阻碍项目正常推进,项目目前已处于停滞状态。
“说白了, 柔性半导体项目的停滞 还是资金问题,特别是投资方坤同科技的资金一直没能到位。当然,政府相关的出资可能也没有完全到位,因为面对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地方政府肯定也不愿意当’冤大头’。”上述行业人士向记者分析说道。
通过这些信息,也证实了此前媒体的猜测,虽然坤同科技占据坤同半导体的大部分认缴出资额,但坤同科技始终未进行出资,项目启动以来的运营资金多为地方政府相关的出资。此外,今年1月,坤同半导体的注册资本虽然大幅增加,但实际运营资金并无多大变化。
除了资金,人才与技术也是制约坤同半导体发展的关键因素。“2019年10月,坤同半导体总经理等一批核心高层管理者突然相继离职,对公司正常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对于坤同半导体当前存在的问题,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记者从业内多个信源确认,包括卓建宏在内的坤同半导体原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上海和辉光电股份(600184)有限公司 下称和辉光电 ,和辉光电官网介绍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中小尺寸高解析AMOLED显示屏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形成量产规模,正在建设一条6代AMOLED生产线。
上述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京东方、维信诺(002387)等企业在柔性屏上的投入及取得的成绩,和辉光电与领先企业还是存在差距,“OLED投资规模巨大,以这样的团队来落实大规模的投资计划,能否将项目张罗起来确实要打个问号。”
根据原来的计划,柔性半导体项目应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进行投产,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批量生产。但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虽然该项目是否会就此终止尚无定论,但毫无疑问已经影响到了原来的进度安排。
赶上OLED投资热潮
坤同半导体成立于2018年7月,正好赶上当年的OLED投资热潮。记者梳理发现,在2018年年中至当年底,国内多家面板行业的上市公司密集宣布要投资建设OLED产线。
其中,深天马A 公告了武汉第6代LTPS AMOLED生产线二期的扩建项目;京东方A 在福州投资465亿元建设AMOLED生产线;维信诺(002387) 在合肥启动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建设,总投资440亿元。
上述几个项目产能情况有所不同,维信诺(002387)合肥产线设计产能30千片/月,京东方福州项目设计产能48千片/月,深天马武汉产线一二期合计设计产能37.5千片/月,而坤同半导体的设计产能规模为30千片/月。但从企业的扎堆入局来看,OLED的产能竞速早已拉开帷幕。
OLED是近年来新兴的显示技术,在三星、苹果手机纷纷搭载OLED面板的趋势推动下,全球各大手机厂商均瞄准了OLED的应用。此前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三星、LG等韩系厂商手中。随着国内厂商的加入,OLED也在迅速国产化。
从业者之所以对OLED如此看重,是因为除了手机终端的应用以外,它还有望在多个场景实现应用,市场空间广阔。例如,LG Display就曾表态称,OLED在飞机、汽车等交通领域的销量,在全部OLED销量中的比重可以达到30%,将扩大OLED的产能。
市场调查公司DSCC指出,在2018年到2023年期间,中国面板制造商将斥资297亿美元的资金,提升OLED面板产能,LCD面板投资则自2022年起开始转向保守。另外,从2018年至2022年,OLED面板出货量将成长近一倍,达到8.18亿片的规模。
一位受访的上市公司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快,三星OLED的市场份额已经有所下降,同时,从OLED的市场需求来看,每年基本上都能保持了双位数的增长。
近期,上市公司2019年报多数已披露完毕,相关公司也透露出OLED产线的最新进展。记者梳理发现,维信诺(002387)昆山第5.5代AMOLED已向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客户供货;固安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产能和良率进展良好,产品已进入多家一线品牌客户供应链;合肥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建设持续推进,已于2019年10月中旬产线主体结构封顶。
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实现量产,重庆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完成桩基。深天马旗下的天马有机发光第5.5代AMOLED产线和武汉天马第6代LTPS AMOLED产线一期项目产能和良率持续提升,武汉天马二期项目处于设备陆续搬入及安装调试阶段。TCL科技的t4 G6柔性OLED产线于去年12月实现一期量产,今年将完成二期、三期建设。
地方与企业的角力
行业前景光明,企业扎堆入局,坤同半导体遇到的困惑显示出资金对于OLED的巨大需求,但如何做好OLED巨大投资规模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匹配始终是个问题。上述上市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业内实际上已经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即面板企业与地方政府合资合作。
李肖燕向记者表示,筹划柔性半导体项目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了这个产业虽然有很多产线和产能,但是并没有产量。“我们公司今天遇到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创业公司都会遇到的,况且像这样的 投资规模巨大的项目 更是如此了。”
记者梳理发现,从上市公司的已有投资案例来看,OLED项目一般都是由企业与地方政府成立合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注册资本覆盖总投资的一部分,差额通过债权融资等其他外部融资方式解决。“为表达合作诚意与支持,沣西发展在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