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团股票分析]疫情之下这富豪靠呼吸机走红,俩月身家增250亿,去年年薪超两千万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20-04-07 14:23:05 责编:767股票 人气:
文 | AI财经社 王灿
编 | 华记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球既有的发展节奏,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迈瑞也不例外。”
近日,医疗器械生产商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瑞医疗”)创始人、董事长李西廷在公司2019年年报开头如是说。
作为呼吸机概念股之一,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海外爆发,迈瑞医疗频受市场关注,公司股价近期也出现较大波动。2月4日,迈瑞医疗股价大涨7.52%;此后,公司股价有涨有跌,曾在3月9日升至266.70元的高点,后又一度下跌至226.29元。
4月1日晚,迈瑞医疗披露2019年年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65.56亿元,同比增长20.38%;实现净利润46.81亿元,同比增长25.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22亿元,同比增长17.03%。
虽然营收持续增长,但财报数据显示,迈瑞医疗的净利润增速近年来呈下降趋势。2016年至2019年,迈瑞医疗归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5.90%、61.78%、43.65%和25.85%,增速下滑明显。
年报发布后,4月2日迈瑞医疗开盘下跌,曾一度跌2.77%,收盘时报254.10元,对比上一日下跌0.29%,总市值约3089.07亿元。自2月至今,迈瑞医疗股价从186.00元涨至256.88元。
4月6日,胡润研究院公布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企业家财富变化报告,迈瑞医疗的另一实控人徐航排在财富增长的首位。而根据李西廷大约29%的持股计算,李西廷的身家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增长了约250亿元。
疫情拉动呼吸机需求增长
海外疫情扩散直接拉动了迈瑞医疗呼吸机产品需求增长。迈瑞医疗董秘李文楣透露,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司接到的呼吸机订单数一直上涨,自3月首周起,海外订单也开始暴涨。董事长李西廷提到,意大利现已向迈瑞医疗采购首批近万台抗疫设备,包括呼吸机、监护仪等。
随着需求激增,尽力扩大产能是所有医疗器械生产商的当务之急。李西廷称,公司生产在销的呼吸机是有创呼吸机,产量已大幅提升,每日产能近百台。李文楣则在接受本网讯采访时提到,2019年同期,公司每月可生产五、六百台呼吸机,而目前迈瑞呼吸机产品的产能已经提高到去年同期的五倍。
迈瑞医疗官方信息显示,呼吸机属于迈瑞医疗业务中的“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板块,除了呼吸机以外,该板块还包括监护仪、麻醉剂、心电与除颤相关产品等。2019年年报显示,上述板块2019年营业收入为63.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8%,占2019年总营收的38.30%;该板块毛利率为65.56%,比上年同期减少0.15%。
不过,呼吸机仅为迈瑞医疗产品线中的一个分支。截至2019年12月31日,迈瑞医疗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为509个,呼吸机注册证数量在其中相对较少。
查阅迈瑞医疗2018年、2019年年报中披露的“报告期内处于注册申请中的医疗器械”、“报告期内已获得注册证的医疗器械”相关表格可看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4月2日,迈瑞医疗有四款呼吸机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缩写为NMPA,即指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注册证,且注册证仍在有效期内。此外,另有包括新生儿呼吸机在内的两款呼吸机产品处于NMPA注册申请中。


海外认证方面,迈瑞医疗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欧盟CE认证的产品多为体外诊断类产品、临床超声诊断类产品、监护仪类相关设备,呼吸机类产品相对较少。
不过,海外疫情所带来的庞大需求也让迈瑞医疗加速呼吸机出口。据了解,目前公司接到的采购需求来自亚太、欧洲、中东等地区。迈瑞医疗还表示,公司在中国医院用有创呼吸机出口占比达60%以上。
但迈瑞医疗也坦言,目前生产交付压力较大,面对产能需要大幅释放的情况,若公司无法按需协调原材料供应、物流网络无法顺利开展、生产人力不足等,公司供应能力将成为主要瓶颈。此外,随着海外加强对人口入境、货物物流运输的限制,这或对公司海外销售业务、海外采购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呼吸机属于高端医疗器械。有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内部人士此前向AI财经社表示,国内市场中的高端呼吸机及部分零配件仍依赖进口。2019年,李西廷也曾在行业会议中提到,当前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中,包括呼吸机、麻醉机等设备已完成技术突破但未完成进口替代;在高端医疗仪器市场中,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占绝对优势,约在70-80%。
李西廷还表示,全国现有近18000家医疗器械公司,“大家都在低端这个地方去打价格战,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使得一些创新不可能持续,也不值钱。”
曲折发展路
从产品代理到自主研发,从美股到创业板,迈瑞医疗的发展历程颇为波折。
迈瑞医疗创始人李西廷出生于安徽砀山,197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曾在国内医疗影像设备研发商安科医疗(现隶属于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职。
1991年,李西廷同其在安科医疗的原同事徐航、成明和共同创办迈瑞医疗。其中,李西廷、徐航均有研发背景:公开信息显示,李西廷曾参与过国内第一台核磁共振成像仪的研发,徐航则参与过国内第一台彩色B型超声诊断成像仪的研发。
彼时,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力度普遍较低,GE、西门子等巨头占据了高端医疗市场。迈瑞医疗起步时,公司并未选择研发,而是从代理巨头公司的监护设备做起,获得了每年数千万元的营收。
1997年起,迈瑞医疗开始加码自主生产,除了销售代理产品外,也向县级医院等中低端市场推荐自己的低价产品。据创业家报道,为了增加销售量,迈瑞医疗曾尝试把器械给医院试用,并允许医院赊账等。
攻入县级医院,让迈瑞医疗得以绕开由海外品牌垄断的高端市场,用低价格、高性价比的策略提高自主研发设备的销量。自此积累,迈瑞国际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海外上市的医疗设备企业。
在上市后的十年间,迈瑞医疗打开了海外市场。2015财年,迈瑞医疗境外销售收入约为4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3.72%。
但迈瑞医疗在美股并非一切如意,美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远低于a股医疗上市公司。据蓝鲸健康报道,彼时迈瑞医疗的市盈率约为18倍,市值约为223亿元人民币,而同期国内上市医疗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58倍。
中美两地股市对公司估值的巨大差异使迈瑞医疗开启回国之路。2015年6月,迈瑞医疗正式启动私有化,李西廷、徐航、成明和三人共同组成买方团,并在2016年作价3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


私有化完成后,迈瑞医疗国内上市也经历了一番曲折。2018年2月,迈瑞医疗主动撤回上市材料,ipo终止原因未明。对此,迈瑞医疗董秘李文楣解释称,公司财务没有问题,上市仍将继续。
由于迈瑞医疗是主动中止上市,而非IPO被否,不受证监会“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的规定限制。2018年7月,迈瑞医疗成功过会;当年10月,迈瑞医疗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1.22亿股,发行价每股48.8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59.34亿元,成为当时创业板募集总额最高的一笔IPO。
上市后,李西廷等高管的薪资水平也引发外界关注。迈瑞医疗2018年、2019年年报显示,2018年李西廷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732.30万元,2019年为2291.88万元。

以上是767股票知识网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tcl集团股票分析]疫情之下这富豪靠呼吸机走红,俩月身家增250亿,去年年薪超两千万”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tcl集团股票分析],请关注767股票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