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全
[在线股票行情]口罩额温枪的投机江湖:炒家血亏,倒爷消失,厂家难出海
1
刘杰预感,口罩将从冷门行业变成一笔疯狂的生意。他拉了两个朋友,用压箱底的140多万买了4台口罩机,注册了口罩公司。一台口罩机成本30多万,刘杰算了一笔帐,每台日产10万个口罩,4台就是40万,按当时每个口罩至少纯赚一元来算,回本只需三天。 2
相比口罩一年上亿的产量,额温枪的正常产量仅为几百万,但利润却更为丰厚。每一把额温枪,生产厂家能赚到上百元纯利。与陈阿华此前做的耳机OEM生意相比,毛利高了好几十倍。 3
在大家都缺生产材料的时期,最怕遇到的就是倒爷。陈阿华每天打开朋友圈,都有无数人发布同样的消息,声称自己手上握有1000万颗传感器。“大部分人是倒爷,手上根本没货,拿到你的定金才去找货,从中吃回扣。” 4
李多发现公司里来了很多来考察的“领导”,但找不到真正出钱的金主。这些自称来自中国银行、中石油、中国邮政的“领导”,通常是签完合约、合影,然后就没影儿了。 5
到3月25日,大部分额温枪厂家的出厂价从2月高峰期的450元回落至了170元。越往后产量越大,价格只会越低,不仅赚不到钱,还有可能血亏。尤其是那些前期囤积了传感器的炒家和厂商。 6
疫情发展到全球后,多国进入医疗器材紧缺的状态,短期内口罩、额温枪的海外需求激增。海外看起来成为这些过剩产能的最好出路,但新手们仓促入局,产品往往无法达到国际认证标准。
以上是767股票知识网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在线股票行情]口罩额温枪的投机江湖:炒家血亏,倒爷消失,厂家难出海”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在线股票行情],请关注767股票知识网!
文 |《财经》【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财经》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年三月初,额温枪做到第30天的时候,陈阿华觉得做不下去了。从二月中旬开始,为了寻购一批红外传感器,他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倒爷。当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进程仍处于胶着期。这些倒爷有的签了合同没下文,也有的连公司都没有。有一个号称要谈一笔两亿大单的“黄老板”,竟然是坐公交车去见他的。
红外传感器是额温枪的核心元器件,也是成本最高的部件。武汉新冠疫情催热了额温枪市场,也推高了传感器的价格。
炒手、倒爷在行业里频现,一颗红外传感器的单价从曾经的4元疯涨至100多元。几乎重现了口罩暴涨数十倍的情景。
但进入三月末,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被控制,供货也开始正常,额温枪和口罩的市面零售价开始断崖式跳水。额温枪的零售价格,从一开始的700元一把跌到了250元左右。一次性医用口罩公开零售价从2月的7元一个降到了2.5元一个。
多个医护用品聊天群里,炒手们也开始大批地甩卖传感器。《财经》额温枪和口罩都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必需品,供需回到正常节奏后,这些临时入局的人和企业,开始不那么好受了。
疯狂入局
2月初,山东日照的小生意人刘杰,嗅到了利润的味道。新冠疫情暴发后,在所有医用防护品中,口罩成为了第一种刚需产品。由于供给不足,市场上的口罩一度被炒到30元,翻了6倍。
刘杰预感,口罩将从冷门行业变成一笔疯狂的生意。拉了两个朋友后,他用压箱底的140多万买了4台口罩机,注册了口罩公司。
当时1台成本6万的口罩机,已经涨到30多万。但刘杰算了一笔帐,一台口罩机日产10万个口罩,4台就是40万,按当时每个口罩至少纯赚一元来算,回本只需三天。
在疫情之前,口罩是一个小生意。以广东省为例,有资质能大规模量产的口罩厂不到30家。疫情发生后,不少人嗅到了机会。
富士康、中石化、比亚迪、五菱等公司都利用现有产线,实现了转产口罩。广东佛山的李多经营一家尿不湿工厂,也接到政府的转产通知。他告诉《财经》截至3月22日,天眼查上的搜索结果显示,经营范围内带有“口罩”字样的企业多达65811家。随着蜂拥而入的企业越来越多,开始有散户转向别的医用防护产品。
陈阿华就看准了额温枪。2月时,买到一把正常时期卖50元的额温枪需要花700元。商机很明确,相比口罩一年上亿的产量,额温枪的正常产量仅为几百万,但利润却更为丰厚。每一把额温枪,生产厂家能赚到上百元纯利。与他此前做的耳机OEM生意相比,毛利高了好几十倍。
他甚至把利润算到了个位数,但没算到的是,额温枪很快成为了第二个“口罩”生意,入局者开始扎堆。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我国共新增63家经营额温枪业务的相关企业,且全部于2月之后新增成立,占总数的20%。
陈阿华还发现,就算有了订单,要真正出货也很不容易。做额温枪的人越来越多,零部件变得异常紧俏。
大部分做额温枪的人都缺少核心元器件红外传感器。在国内,红外传感器的产能主要集中在美思先端、炜盛科技、上海新微等厂家。据《财经》另一方面,一些炒手利用信息不对称,大量囤货,进一步搅乱了原材料的供求。
多位额温枪、口罩行业人士向《财经》在大家都缺生产材料的时期,最怕遇到的就是倒爷。陈阿华每天打开朋友圈,都有无数人发布同样的消息,声称自己手上握有1000万颗元器件。“大部分人是倒爷,手上根本没货,拿到你的定金才去找货,从中吃回扣。”
需求跳崖
出售环节也不好受。倒爷需要先证明自己有货,再去找订单。面对陈阿华,他们展示的大多是“空头”需求。进入3月,陈阿华不对劲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每天过来询单的不下几十号人,需求都是1到2万只,但真正下单的并不多,“大多是转了几手来询价的。”
他感到一丝担忧,这说明真实需求可能并不多。由于传感器的价格还处在高位,手里一旦有囤货销不掉,高利润就变成了高风险。再有人询价,陈阿华甚至没有耐心认真回复。“打款就做,否则免谈。”
不光是额温枪,口罩市场也开始异动。李多发现公司里来了很多来考察的“领导”,但找不到真正出钱的金主。这些自称来自中国银行、中石油、中国邮政的“领导”,通常是签完合约、合影,然后就没影儿了。
这些人,大多是倒爷,拿着照片给有口罩需求的人,显示自己有能力提供大批产能。
陈阿华感觉泡沫可能快破了,尤其随着上游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口罩熔喷布以及红外传感器等核心材料开始跑量出货,供需关系已在变化。
大立科技是热红外传感器的主要提供商。一位大立科技人士对《财经》而产业链条只要一恢复协作,无论是口罩还是额温枪都能立刻进入大规模的量产。信达证券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口罩日产量已经从2月初的800万只增长到了3月初的1.16亿只。
这还只是官方数据,由于前期扎堆进入的新转产口罩工厂,单个产量不大,部分产能并未纳入统计。多位行业人士估计,目前中国一天的口罩产能达2亿只。
额温枪与此类似。倍尔康这样的专业厂商已全力扩产,日产量从最初的3000支增加至3月的8万把。除此之外,遍布在珠三角地区的大小额温枪加工厂也在集中出货。
据《财经》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口罩和额温枪的市场规模至少翻了10倍。但与产量喷发相反的是,这些防护品在国内的需求正逐渐萎缩。
多位东莞额温枪厂家对《财经》3月末,担忧终于集中爆发了。无论额温枪还是口罩的市面零售价,都开始断崖式跳水。一次性医用口罩公开零售价格从2月的7元降到了2.5元。额温枪的零售价格也从一开始的700元一把跌回到了250元左右。
对于大批想要割韭菜的投机者来说,先前的冒进集中暴露了出来,钱开始越来越难赚了。
李多发现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做口罩已没有多少利润了。由于上游厂家恢复产能,所有的原材料都在暴跌。熔喷布的价格,已回落到30万元/吨,瞬间蒸发20万元。一个一次性口罩的出厂价格已经开始以几分钱计算了。
相比之下,额温枪的虚火更大。口罩毕竟是消耗品,但一把额温枪的使用寿命至少一年以上。按照正常的复工复产需求,即使每家上规模的企业都必须采购一定数量,目前的生产量也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量。
到3月25日,大部分额温枪厂家的出厂价,从2月高峰期的450元回落至了170元。越往后产量越大,价格只会越低,不仅赚不到钱,还有可能血亏。尤其是那些前期囤积了传感器的炒家和厂商。
《财经》转场国际?没那么容易
“出完手头的期货额温枪,基本就没有新订单了。”陈阿华有种买错股票、押错宝的感觉。相比之下,口罩起码缓冲周期长些。
作为消耗品,口罩虽然价格雪崩,但依然存在一定需求。因为人们短期内有了囤口罩的习惯,长期也会更加注重戴口罩防护。李多发现,尽管政府给的订单在减少,但还能偷偷对接到额外的私单,不过也只够撑到5月。
随着国内疫情的进一步控制,人们开始陆续回到正常生活,从医护用品大市场看,需求回落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一位长期看医疗行业的投资人对《财经》关键是中小型的新入局者,只能靠供需关系的不平衡生存,因此风险最大。在国内疫情平复后,要想生意继续转下去,就必须找到新的途径。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25日,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413467例。中国以外的确诊人数超过30万人。多国已进入医疗器材紧缺的状态,口罩、额温枪的海外需求短期内在激增。
这么看,海外成为了这些过剩产能的最好出路,但似乎并不容易。
无论是额温枪还是口罩,但凡出口到美国,必须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复的FDA认证,出口到欧盟则需要CE认证。没有认证,这些产品都无法顺利入海关。
据《财经》为了避免排队,同时又卖到海外,最安全的做法是卖给贸易公司。但这么一来,这些口罩厂和额温枪厂的利润将变得更薄。
相比之下,做口罩及额温枪的专业企业,如九安、倍尔康,本来就有出口资格,也具备明确的客户与销路。另一些大型跨界厂商如中石化、比亚迪,也有更大话语权拿到资质认证。
近日,欧美紧急放宽口罩等防疫物资准入要求(CE认证和FDA认证)。需要机构认证的口罩等产品在取得CE/FDA标志之前可以先出口,前提是,要确保认证工作会继续完成。没有CE标记的防疫产品可以供给欧盟成员国的医护人员,但是,如果物资不是由政府集中采购,且要在当地市场上销售,就不属于放宽准入的条件范围。
换句话说,专业公司和转产巨头依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留给中小型新入局者的机会不会太多。
从更长期的趋势来看,由于技术壁垒不高,口罩和额温枪行业的附加值始终有限。这意味着,即便海外疫情能够帮助这些公司开拓市场,但随着疫情的平复,市场最终会回归理性。
事实上,投资者的预期已经反映到了资本市场。一些在疫情暴发后股价迅速蹿升的相关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回落。
不过,李多认为,无论能不能赚钱,中国口罩走向海外都是好事。“欧美国家对口罩质量要求更严格,会倒逼中国厂商把口罩做得更好。”他对《财经》
- 每经18点丨华为Mate305G版本售价49
- 微淼商学院靠谱吗?微淼商学院就是骗
- 突发!中国驻以大使杜伟因身体健康原
- 抖音、快手重大利空?彻底怒了,70家影
- SAR指标使用方法图解
- A股这类基金火了!交易系统堵塞,股民
- "钢企频频"爆喜",分析师:押上所有声
- 2019年世界名校龙舟大赛在贵州绥阳
- 制造业营收拔头筹产业链升级踩油门
- 陕西(汉中)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揭牌成
- [大疆股票002168]每经15点丨香港证
- 割肉的要哭了?行业龙头最高跌逾30%,
- 今明两年遭遇恶性通胀概率不大,但若
- “化工茅”获近10亿资金增持 一季
- 顺丰董事长王卫道歉!承诺问题不会出
- 泰安股票学习网:员工股是什么意思如
- 二季度如何赚钱?白马股还能涨吗?史博
- 绚丽灯光秀点燃乌鲁木齐魅力之夜
- 每经12点丨华为新品或为nova5T,与鸿
- [中国高科股票]这家公司火了,钟南山
- 华为Mate 30首推隔空手势操作功能
- 人民微评:大班月饼,真要冰凉了
- 银华基金王华团队最新观点:外资提升
- 中粮长城葡萄酒总经理因违规违纪被
- 姚景源:我不担心猪肉价格上涨,我担心
- 涨跌比率指标ADR入门与应用(图解)
- 成交量分析运用详解(图解)
- 宝塔线的用法
- 怎么使用生意时间段选股票!
- 运用ASI指标判断买卖点(图解)
- 12种底部抄底K线形态(图解)
- 江恩角度线图解教程(图)
- 股指期货的3种交易模式
- 上涨趋势中的5种K线买入点(图解)
- 东京奥运男篮落选赛参赛球队出炉:中
- 甘肃首条PPP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营
- 跌市如何选强势股
- 「股票api接口」华泰证券是哪些概
- 哪些是储能股?2019储能股一览表
- 如何判断大盘的强或弱
- [志邦股份股票]7月22日富时中国A50
- 平台整理突破指标原码
- k线图怎么看
- 牛市中的买卖点
-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 A股、港股继续反弹 交通运输板块大
- 看盘技巧:盘口信息深度指导
- 太和智库副理事长伊迪:推动文明交流
- 一年12倍,秘藏大智慧经典版公式(源
- 9种K线组合图形卖出点(图解)
- 说说股市三浪理论是什么
- ma七线主图(源码)一看便知支撑点和压
- 盘面窗口各部分介绍(图解)
- 高开高走和高开低走(图解)
- 反弹行情如何选股
- 成交量入门及应用详解(图解)
- 股市的四种基本技术图形
- MACD指标柱状图分析基本方法(图)
- 教你看懂K线图(图解)
- 深度剖析散户套牢的原因!
- 什么是市净率
- 12种顶部逃顶K线形态(图解)
- 持有被收购公司退市股票怎么办
- PPP概念股票股票有哪些?2019PPP概念
- 汽车概念股有哪些?汽车行业龙头股一
- 江恩轮中轮
- 三重顶
- 牛熊市中投资者的心理变化
- 初识K线形态(图解)
- 股票技术分析概述
- 从盘口变化看主力意图
- 腰斩股初现、成交量大减…科创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