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全
房企上市冷与热|申请的多,通过的少,房企赴港上市迎小年?
10月23日,新力控股已通过港交所聆讯。5个月前递交招股书的新力控股,终于在资本市场有了进一步动态,而这距离中梁地产正式上市已经过去3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间,除了集中在本月17日和22日递交招股书的三巽控股和港龙地产,几乎无新增内地房地产企业赴港IPO,多家排队IPO的房企也出现审核材料失效的情况。
房企赴港IPO出现真空期,还是窗口已进入尾声?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向《767股票知识网》记者分析认为,调控不断加码导致房地产行业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强,会直接影响港交所对于内地赴港上市企业的判断,从而影响上市成功率。
港股上市房企缩水
2019年和2018年,一年之隔,内地房企的赴港上市之路却冷热分明。
2018年,内地中小房企选择扎堆赴港上市,并且成功率颇高。2018年1月16日,正荣地产上市,此后弘阳地产、大发地产、美的置业、恒达集团等相继上市。加上由内房企业拆分的物业企业,2018年在港成功上市的内地房地产行业公司达11家,是近21年以来内地房地产行业企业港股上市的数量之最。
但进入2019年,截至目前成功上市的仅有德信中国、银城控股和中梁控股。
而与新力几乎同期递交招股书的海伦堡地产、奥山控股、万创国际还在排队,加上后续新交表列队中的汇景控股、中国天保、景业名邦、三巽控股、港龙地产,等待IPO通关的内房企有8家。记者粗略计算,今年至今内地房企赴港上市的成功率只有25%。
此外,2019年房企的上市等待期也逐渐拉长。记者统计发现,内地房地产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前后时间 从最后一次递表到上市 平均为149天,最快74天、最慢245天。
以中梁地产为例,其从酝酿上市到最终挂牌,前后经历了2年时间。期间,中梁从递交招股书到成功上市的前后时间为245天。
规范提高审核加严
今年房企上市情况为何整体不如去年?
张波分析认为,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这导致房地产行业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强,会直接影响港交所对于内地赴港上市企业的判断,影响成功率。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向《767股票知识网》记者透露,今年6月港交所上市部前联席主管和2名涉案人士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也有一定影响。“所以今年上市申请审核,较过往会更为严格。”
该人士指出,在港交所上市最核心的步骤是经历港交所多轮问询的考验,问题涉及公司的经营层面和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等,直至拿到“无异议函”后方可推进下一步工作。但不少房企的关键性指标不达标,其中不乏股权结构不够清晰、关联交易等问题。
例如,房企在刚成立时经历过法人股权变更、项目公司子或公司比较多,这些都会被联交所关注,企业需要额外花很多时间去处理公司的架构等问题,才可能通过审核。
同时,港交所对于内房企上市的规范性要求也有所提高。如新力控股的CFO空缺,如果无法及时填补相关位置的牵头人,也会影响上市效率和路演定价等重要进程。
此外,由于港交所对上市的要求有所提高,对于房企增长的可持续性也增加了关注。比如财务安全性,因为冲刺规模伴随负债率上升,那么加上负债之后的去化风险,整体财务安全性就会成为问询重点。
KKG董事总经理张昕向《767股票知识网》记者指出,今年房企上市之所以速度放缓,很大程度上和港交所的审核效率有关。有大量的内地企业想上市,审核团队承接业务的能力有限,那么多业务审核不过来,很多企业是从去年延到今年的。“除非你是特别企业,走特别路径和快速通道。”
上市募集资金减少
除了上市成功企业减少、周期拉长, 2019年上市房企的整体募资金额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减少。
数据显示,2018年IPO上市的9家内地房地产企业,共募资169.12亿港元,平均每家IPO募资18.79亿港元。募资金额最高的是正荣地产,为44.81亿港元,最低的是募资2.25亿港元的万城控股。
2019年上市的房企中,德信中国上市募资13.72亿港元、银城国际募资仅7.7亿港元、中梁控股募资27.73亿港元,平均值在16.4亿港元。
为何今年赴港上市房企的实际募资缩水?张波直言,在融资不利的情况下,不少中小房企将上市视为融资的“救命稻草“,殊不知这“稻草”本身也并非含金量十足,不少企业往往定价偏低,直接影响到实际融资效果。
“对于谋求在港上市的房企来说,达到上市的业绩要求或许不困难,但是在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现状下,如何吸引足够数量的投资者,以及能否接受市场偏低的定价,是个问题。”张波表示。
不过在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看来,后续上市行情日趋向下,有一个客观现象是目前该上市的企业都上了,后续要上市的基本都是50强以后的企业。
这类企业存在几个问题,如规模偏小、盈利能力偏弱、增长可持续性不够,有些企业规模上升完全是因为所在城市的热度,因而存在不稳定因素。
例如IPO新进有了突破的新力控股,从销售、营收、净利看算是一家中小规模房企。招股书并未透露公司销售额,不过从克而瑞数据看,公司销售额尽管增长神速,不过却仍未达到“千亿”门槛。
“今年联交所优先把通道放给新经济公司,所以客观上,房企的上市环境不如去年。而且审核标准的提高,从规模、负债、增长持续性上面房企都有更大压力。2019年的确是一个小年。”林波表示。
港股IPO黄金期已过
窗口期似乎已慢慢过去,房企上市后续走势如何?
张昕认为,一些中小房企由于自身规模不大,盈利能力不强,投资人对他们的看法不会过于乐观,而是相对谨慎和保守。这些房企是在境内融不到资,找不到融资渠道,加之企业本身素质并不高,让其走资本市场道路本身就很勉强,这就使得其和港交所互动效率不高。规模小、盈利能力不强,从投资人这边获得认可度不高,在投资人响应不积极的情况下,上市最终可能流产。
以海伦堡、奥山为例,这两家企业规模偏小,盈利能力和利润率偏低,鉴于目前的因素影响,房企上市周期比去年还会拉长很多。
一直以来,港交所对于内地房企有一种偏好,这是根植于“四大家族”时代的基因,相较之下a股上市审核非常严格,所以不少内地房企选择在香港IPO,香港也有一些特定机构愿意去投房企,部分投资机构持续看好房地产。
一方面是缺钱需要融资,一方面是香港相对欢迎的态度,所以一些中小型房企还在为港股IPO做积极准备。但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企业因为自身吸引力不足、周期拉得太长,即使上市成功,募集的资金可能都无法覆盖其上市成本。
“后续股价和估值又迟迟难上升,最后才会知道这是‘流血上市’。”张昕告诉《767股票知识网》记者,目前房企已经把IPO重点放在物业管理板块,因为物业管理是轻资产,对资金要求非常低,现金流水非常好,这类企业不仅容易被投资人认可 香港资本市场对轻资产企业的认可度相对更高 ,也能在后续得到相对更高的估值。所以大型房企基本都已经或者正在筹措物业公司的上市。
镁刻地产原创,喜欢请关注微信号meikedichan
767股票知识网
- 每经18点丨华为Mate305G版本售价49
- 微淼商学院靠谱吗?微淼商学院就是骗
- 突发!中国驻以大使杜伟因身体健康原
- 抖音、快手重大利空?彻底怒了,70家影
- SAR指标使用方法图解
- A股这类基金火了!交易系统堵塞,股民
- "钢企频频"爆喜",分析师:押上所有声
- 2019年世界名校龙舟大赛在贵州绥阳
- 制造业营收拔头筹产业链升级踩油门
- 陕西(汉中)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揭牌成
- [大疆股票002168]每经15点丨香港证
- 割肉的要哭了?行业龙头最高跌逾30%,
- 今明两年遭遇恶性通胀概率不大,但若
- “化工茅”获近10亿资金增持 一季
- 顺丰董事长王卫道歉!承诺问题不会出
- 泰安股票学习网:员工股是什么意思如
- 二季度如何赚钱?白马股还能涨吗?史博
- 绚丽灯光秀点燃乌鲁木齐魅力之夜
- 每经12点丨华为新品或为nova5T,与鸿
- [中国高科股票]这家公司火了,钟南山
- 华为Mate 30首推隔空手势操作功能
- 银华基金王华团队最新观点:外资提升
- 人民微评:大班月饼,真要冰凉了
- 中粮长城葡萄酒总经理因违规违纪被
- 姚景源:我不担心猪肉价格上涨,我担心
- 涨跌比率指标ADR入门与应用(图解)
- 成交量分析运用详解(图解)
- 宝塔线的用法
- 怎么使用生意时间段选股票!
- 运用ASI指标判断买卖点(图解)
- 12种底部抄底K线形态(图解)
- 江恩角度线图解教程(图)
- 股指期货的3种交易模式
- 上涨趋势中的5种K线买入点(图解)
- 东京奥运男篮落选赛参赛球队出炉:中
- 甘肃首条PPP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营
- 跌市如何选强势股
- 「股票api接口」华泰证券是哪些概
- 如何判断大盘的强或弱
- 哪些是储能股?2019储能股一览表
- 平台整理突破指标原码
- [志邦股份股票]7月22日富时中国A50
- k线图怎么看
- 牛市中的买卖点
-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 A股、港股继续反弹 交通运输板块大
- 看盘技巧:盘口信息深度指导
- 太和智库副理事长伊迪:推动文明交流
- 一年12倍,秘藏大智慧经典版公式(源
- 9种K线组合图形卖出点(图解)
- 说说股市三浪理论是什么
- ma七线主图(源码)一看便知支撑点和压
- 盘面窗口各部分介绍(图解)
- 高开高走和高开低走(图解)
- 反弹行情如何选股
- 成交量入门及应用详解(图解)
- 股市的四种基本技术图形
- MACD指标柱状图分析基本方法(图)
- 教你看懂K线图(图解)
- 深度剖析散户套牢的原因!
- 什么是市净率
- 12种顶部逃顶K线形态(图解)
- 持有被收购公司退市股票怎么办
- PPP概念股票股票有哪些?2019PPP概念
- 江恩轮中轮
- 汽车概念股有哪些?汽车行业龙头股一
- 三重顶
- 牛熊市中投资者的心理变化
- 初识K线形态(图解)
- 股票技术分析概述
- 从盘口变化看主力意图
- 腰斩股初现、成交量大减…科创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