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刘逖:渐进式推进科创板改革,推动各方达成最低共识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19-07-10 18:41:02 责编:767股票 人气:
张婧熠
[渐进式的改革不会要求“一锤定音”,而是依据基本原则探索前进;同时,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还可以充分借鉴外部有益经验,并灵活调整。]
距离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仅剩9个交易日。
从去年11月5日被首次提出,到今年6月13日正式开板,科创板只用了220天。再行进至正式开市,也仅仅历时39天。时间紧、任务重,是科创板设立所面临的客观情况。在快速筹备和落地之后,市场也越来越关注,科创板的制度改革未来如何推进、是否还会保持现有力度。而这同样关系到这场改革的进程与成效。
“资本市场改革必须采取渐进式道路。”7月9日,在“2019科创大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表示,渐进式的改革不会要求“一锤定音”,而是依据基本原则探索前进;同时,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还可以充分借鉴外部有益经验,并灵活调整。这种改革模式,是由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决定的。科创板当前的制度改革正体现了这些特点。
但改革总是挑战重重,并且还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刘逖强调,科创板目前迫切需要形成最低限度的改革共识。这种共识,是各方对最基本的改革原则和措施的普遍认可:即应市场正义的要求采取最基本的改革措施,而不是利益各方的折中妥协和补偿,也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逼人就范”。
以渐进式改革推进注册制试点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推进之快,市场有目共睹,并称之为“科创板速度”。速度背后呈现的是效率,更深层次地体现着资本市场所选择的改革方式。
截至7月8日,上交所已受理144家公司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向118家公司发出了首轮问询函。科创板上市委已召开13次工作会议,审议并通过31家公司的发行上市申请。目前,已有25家公司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并且均已陆续启动了发行工作。此外,首批开市企业目前也已确定,上述25家企业将在7月22日正式上市交易。
“资本市场改革必须采取渐进式道路。”刘逖表示,渐进式的改革不会要求“一锤定音”,而是依据基本原则探索前进;同时,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先易后难。此外,渐进式改革具有开放性和务实性,还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或市场的有益经验,同时基于本土特点不断进行灵活务实的调整。
刘逖指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体量巨大,涉及亿万投资者,同时又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资本市场改革试错成本高,不允许出现重大失误。
“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复杂、影响定价因素众多、监管难度较大,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更是错综复杂。因此,一系列改革措施很难在实施前充分估计其影响和效果,需要通过试点的形式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刘逖表示。
他还强调,科创板并不是简单地在现有股票市场板块基础上新增一个板。科创板既承担着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历史使命,同时还承担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的重任。以渐进式的模式,当前科创板的改革既能减小改革阻力,易于推进;也利于灵活调整,及时纠错。
以最低限度的共识应对利益冲突
路径和方式明确,但科创板未来的改革依然会遇到更多挑战,面临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刘逖对此表示,科创板的制度设计和改革迫切需要形成一个“最低限度的改革共识”。
在刘逖看来,达成最低限度的改革共识,不是利益冲突各方讨价还价,进而通过谈判与妥协达到折中的结果,不是权宜之计。同时,这种共识也不是截长补短的行为,不会主动舍弃,更不是“逼人就范”。
从一般的实现路径来看,刘逖表示,在改革中想要达成这种共识,需要冲突各方对最基本的改革原则和措施达成普遍认可。同时,面对市场正义的要求,要采取若干最基本的改革措施。
从科创板改革的情况来看,已经在制度上做了许多创新,体现了资本市场建设的初心。“改革的核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打破行政审批思维,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二是建立与之配套的交易持续监管、并购重组、再融资、退市等制度和法律责任安排。”刘逖称。
面对愈行愈近的开市交易,市场各方高度关注,讨论热烈。但刘逖也强调,科创板的新机制安排需要等待市场各方的熟悉和适应,并且在未来纵深发展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挑战。尤其是在科创板开市初期,市场参与各方,特别是投资者,仍需要重点关注科创板交易机制制度等方面的新的变化,理性参与,审慎交易,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