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全
股指期货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19-05-17 09:49:39
责编:767股票
人气:
股指期货的诞生和起步阶段(1982-1987年底)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主要国家先后抛弃了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利率波动剧烈,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股指期货正是适应了这种避险需求而产生。
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率先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广受市场欢迎,自此各种类型的股指期货品种在美国和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上迅速涌现。1982年4月2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同年5月6日,纽约期货交易所推出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合约;1983年8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主要市场指数期货合约。
股指期货在美国迅速取得了成功,其示范效应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股指期货交易的关注并 陆续推出。1983年2月,悉尼期货交易所(SFE)推出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普通股价指数(ASE)期货交易;1984年1月,多伦多期货交易所(TFE)推出多伦多证券交易所300股价指数(TSE300)期货交易;1984年5月,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FTSE100股价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5月,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日经225股指期货交易;1988年9月,大阪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内日经225股价指数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
2.股指期货的低迷阶段(1987年底-1990)
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股市大崩溃,道琼斯指数暴跌508点,下跌近25%,引发全球股灾。1988年Brady委员会报告提出了瀑布理论,指出股指期货的组合保险和指数套利,是造成股灾的罪魁祸首。为了尽快出清所持有的资产头寸,使用组合资产保险策略的机构往往在期货市场上大量抛售股指期货合约。大量抛售行为导致,股指期货合约价格明显低于现货市场对应的“蓝子股票”价格,从而指数套利者利用期现之间的基差进行指数套利,即买进股指期货合约并卖出相应股票,由此期货市场的价格下跌导致现货市场的价格下跌,并进一步引发恶性循环。
1987年股灾导致美国的股指期货、期权受到较大冲击,交易量大大减少。此后,学术界的研究表明,股指期货并非是导致1987年股灾的罪魁祸首。尽管如此,为防范股票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均采取了多项限制措施,如采用“断路器”、限制程式交易、每日价格限制等。随着市场对股指期货功能认识的统一与规则的完善,股指期货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繁荣局面。
3.股指期货的迅速发展阶段(1990-)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繁荣,以及机构投资者数量的迅猛增长,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对冲和套利的需求显著增加,股指期货交易规模不断增长。股指期货正成为近年来金融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产品之一。具体来看,股指期货呈现出如下发展态势:
3.1.交易量不断上升并日渐占据主导地位
2006初,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发布《Annual Volume Survey》。统计显示,2005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达到近99亿手,其中,金融期货、期权为91.39亿手,占到91.31%。股指期货、期权的交易量达到了40.80亿手,占到了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量的44.64%,总交易量的41.21%。可见,股指期货、期权已成为交易量最大的品种,几乎占据了全球期货期权交易的主导地位。
3.2.品种不断创新和丰富
股指期货、期权的标的资产相当丰富,合约种类较多。根据相关资料,截至2004年底,在加入了国际交易所联合会(FIBV)的237家证券交易所中,在34个国家或地区有39家交易所至少有一个股指期货或股指期权品种挂牌交易,共计188个股指期货品种。股指期货品种创新层出不穷,例如,为满足中小投资者的需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迷你型S&P500股指期货,香港交易所(HKFE)推出迷你型恒生股指期货;CME、KCBT分别推出了以高科技类股指为标的NASDAQ100、KCBT股指期货;欧洲地区推出了以全球不同经济区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期权交易以其特殊魅力,颇受投资者欢迎。在2005年交易量居世界前10位的合约中,有3个为股指期货、期权,分别是在韩国期货交易所(KSE)上市的KOSPI 200股指期权、CME上市的S&P 500电子迷你期货,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道琼斯 Euro Stoxx50股指期货。
3.3.股指期货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更为迅速
为适应国际金融自由化、一体化浪潮,提升本国证券市场的竞争力,许多新兴证券市场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在亚洲,韩国于1996年6月开设了KOPSI200股指期货;台北国际金融交易所于1998年7月推出了台证综合股价指数期货。在欧洲,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转轨经济国家均已开设了股指期货交易。南美的巴西、智利等国也成功地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合约。
股指期货在新兴市场推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2005年全球交易量增长最快的10个合约中,有5个是来自于股指期货、期权,分别是CME的电子迷你S&P 500股指期货、台湾期货交易所(TAIFEX)的台证股指期权、以色列TASE的TA-25指数期权、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的S&P CNX Nifty指数期货、CBOT的S&P500指数期权以及CBOE的道琼斯Euro Stoxx50指数期权,其中亚洲占据五席中的三席。
1.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主要国家先后抛弃了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利率波动剧烈,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股指期货正是适应了这种避险需求而产生。
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率先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广受市场欢迎,自此各种类型的股指期货品种在美国和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上迅速涌现。1982年4月2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同年5月6日,纽约期货交易所推出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合约;1983年8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主要市场指数期货合约。
股指期货在美国迅速取得了成功,其示范效应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股指期货交易的关注并 陆续推出。1983年2月,悉尼期货交易所(SFE)推出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普通股价指数(ASE)期货交易;1984年1月,多伦多期货交易所(TFE)推出多伦多证券交易所300股价指数(TSE300)期货交易;1984年5月,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FTSE100股价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5月,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日经225股指期货交易;1988年9月,大阪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内日经225股价指数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
2.股指期货的低迷阶段(1987年底-1990)
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股市大崩溃,道琼斯指数暴跌508点,下跌近25%,引发全球股灾。1988年Brady委员会报告提出了瀑布理论,指出股指期货的组合保险和指数套利,是造成股灾的罪魁祸首。为了尽快出清所持有的资产头寸,使用组合资产保险策略的机构往往在期货市场上大量抛售股指期货合约。大量抛售行为导致,股指期货合约价格明显低于现货市场对应的“蓝子股票”价格,从而指数套利者利用期现之间的基差进行指数套利,即买进股指期货合约并卖出相应股票,由此期货市场的价格下跌导致现货市场的价格下跌,并进一步引发恶性循环。
1987年股灾导致美国的股指期货、期权受到较大冲击,交易量大大减少。此后,学术界的研究表明,股指期货并非是导致1987年股灾的罪魁祸首。尽管如此,为防范股票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均采取了多项限制措施,如采用“断路器”、限制程式交易、每日价格限制等。随着市场对股指期货功能认识的统一与规则的完善,股指期货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繁荣局面。
3.股指期货的迅速发展阶段(1990-)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繁荣,以及机构投资者数量的迅猛增长,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对冲和套利的需求显著增加,股指期货交易规模不断增长。股指期货正成为近年来金融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产品之一。具体来看,股指期货呈现出如下发展态势:
3.1.交易量不断上升并日渐占据主导地位
2006初,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发布《Annual Volume Survey》。统计显示,2005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达到近99亿手,其中,金融期货、期权为91.39亿手,占到91.31%。股指期货、期权的交易量达到了40.80亿手,占到了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量的44.64%,总交易量的41.21%。可见,股指期货、期权已成为交易量最大的品种,几乎占据了全球期货期权交易的主导地位。
3.2.品种不断创新和丰富
股指期货、期权的标的资产相当丰富,合约种类较多。根据相关资料,截至2004年底,在加入了国际交易所联合会(FIBV)的237家证券交易所中,在34个国家或地区有39家交易所至少有一个股指期货或股指期权品种挂牌交易,共计188个股指期货品种。股指期货品种创新层出不穷,例如,为满足中小投资者的需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迷你型S&P500股指期货,香港交易所(HKFE)推出迷你型恒生股指期货;CME、KCBT分别推出了以高科技类股指为标的NASDAQ100、KCBT股指期货;欧洲地区推出了以全球不同经济区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期权交易以其特殊魅力,颇受投资者欢迎。在2005年交易量居世界前10位的合约中,有3个为股指期货、期权,分别是在韩国期货交易所(KSE)上市的KOSPI 200股指期权、CME上市的S&P 500电子迷你期货,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道琼斯 Euro Stoxx50股指期货。
3.3.股指期货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更为迅速
为适应国际金融自由化、一体化浪潮,提升本国证券市场的竞争力,许多新兴证券市场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在亚洲,韩国于1996年6月开设了KOPSI200股指期货;台北国际金融交易所于1998年7月推出了台证综合股价指数期货。在欧洲,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转轨经济国家均已开设了股指期货交易。南美的巴西、智利等国也成功地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合约。
股指期货在新兴市场推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2005年全球交易量增长最快的10个合约中,有5个是来自于股指期货、期权,分别是CME的电子迷你S&P 500股指期货、台湾期货交易所(TAIFEX)的台证股指期权、以色列TASE的TA-25指数期权、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的S&P CNX Nifty指数期货、CBOT的S&P500指数期权以及CBOE的道琼斯Euro Stoxx50指数期权,其中亚洲占据五席中的三席。
为您推荐:
猜您喜欢:
- 每经18点丨华为Mate305G版本售价49
- 微淼商学院靠谱吗?微淼商学院就是骗
- 突发!中国驻以大使杜伟因身体健康原
- 抖音、快手重大利空?彻底怒了,70家影
- SAR指标使用方法图解
- A股这类基金火了!交易系统堵塞,股民
- "钢企频频"爆喜",分析师:押上所有声
- 2019年世界名校龙舟大赛在贵州绥阳
- 制造业营收拔头筹产业链升级踩油门
- 陕西(汉中)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揭牌成
- [大疆股票002168]每经15点丨香港证
- 割肉的要哭了?行业龙头最高跌逾30%,
- 今明两年遭遇恶性通胀概率不大,但若
- “化工茅”获近10亿资金增持 一季
- 顺丰董事长王卫道歉!承诺问题不会出
- 泰安股票学习网:员工股是什么意思如
- 二季度如何赚钱?白马股还能涨吗?史博
- 绚丽灯光秀点燃乌鲁木齐魅力之夜
- 每经12点丨华为新品或为nova5T,与鸿
- [中国高科股票]这家公司火了,钟南山
- 华为Mate 30首推隔空手势操作功能
- 银华基金王华团队最新观点:外资提升
- 人民微评:大班月饼,真要冰凉了
- 中粮长城葡萄酒总经理因违规违纪被
- 姚景源:我不担心猪肉价格上涨,我担心
- 涨跌比率指标ADR入门与应用(图解)
- 成交量分析运用详解(图解)
- 宝塔线的用法
- 怎么使用生意时间段选股票!
- 运用ASI指标判断买卖点(图解)
- 12种底部抄底K线形态(图解)
- 江恩角度线图解教程(图)
- 股指期货的3种交易模式
- 上涨趋势中的5种K线买入点(图解)
- 东京奥运男篮落选赛参赛球队出炉:中
- 甘肃首条PPP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营
- 跌市如何选强势股
- 「股票api接口」华泰证券是哪些概
- 哪些是储能股?2019储能股一览表
- 如何判断大盘的强或弱
- [志邦股份股票]7月22日富时中国A50
- 平台整理突破指标原码
- k线图怎么看
- 牛市中的买卖点
-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 A股、港股继续反弹 交通运输板块大
- 看盘技巧:盘口信息深度指导
- 太和智库副理事长伊迪:推动文明交流
- 一年12倍,秘藏大智慧经典版公式(源
- 9种K线组合图形卖出点(图解)
- 说说股市三浪理论是什么
- ma七线主图(源码)一看便知支撑点和压
- 盘面窗口各部分介绍(图解)
- 高开高走和高开低走(图解)
- 反弹行情如何选股
- 成交量入门及应用详解(图解)
- 股市的四种基本技术图形
- MACD指标柱状图分析基本方法(图)
- 教你看懂K线图(图解)
- 深度剖析散户套牢的原因!
- 什么是市净率
- 12种顶部逃顶K线形态(图解)
- 持有被收购公司退市股票怎么办
- PPP概念股票股票有哪些?2019PPP概念
- 汽车概念股有哪些?汽车行业龙头股一
- 江恩轮中轮
- 三重顶
- 牛熊市中投资者的心理变化
- 初识K线形态(图解)
- 股票技术分析概述
- 从盘口变化看主力意图
- 腰斩股初现、成交量大减…科创板开